LEED绿色建筑认证

LEED绿色建筑对零碳园区温室气体排放四大特征

  • 来源:阿超
  • 发布时间:2023/7/4

【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详情

    美国LEED(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是一个国际性绿色建筑认证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最具实践性的绿色建筑认证评分体系,旨在奖励在绿色建筑设计、构造以及运营领域表现卓越的项目。

    LEED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并适用于所有建筑类型,提供实用且可量化评估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目前最新版本是v4.1。凡通过LEED评估为绿色建筑的工程都可获得由USGBC颁发的绿色建筑标识,根据得分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和铂金级(最高级别)。

    LEED绿色建筑对零碳园区温室气体排放四大特征:

    注重“碳中和”园区建设的系统性。“碳中和”园区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要想实现园区“碳中和”的建设目标,必须要对园区规划、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进行系统性考虑,从园区开发建设之初就需要考虑嵌入“碳中和”技术和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围绕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和资源利用,系统性统筹考虑企业生产、楼宇建筑、园区交通等各个方面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

    强调“碳中和”园区建设的双循环。园区是城市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碳中和”园区建设不仅要注重园区内部的“小循环经济”,更要看到园区之间的“大循环经济”。从“碳中和”园区自身建设来看,要积极构建内部能源和资源利用的闭环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内循环和自平衡;但与此同时,园区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产生货物、能源、排放等方面的联系,“碳中和”园区建设必须放在城市乃至区域的视角,充分挖掘园区间合作的共生潜力,加强与周边区域的统筹协调,通过碳交易、生态补偿等方式实现更广阔时空中的“大平衡”。

    突出“碳中和”园区建设的硬约束。一直以来,中国对于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建设,考虑到发展阶段和成本问题等因素,是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要推动方式的。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确定毫无疑问将给园区带上“紧箍咒”,“碳中和”将从“软约束”变成“硬约束”,各类与碳排放相关的监测指标或将成产业园区的约束性指标。

    重视“碳中和”园区建设的智能化。传统园区的低碳绿色化改造往往侧重于单个企业的节能技术应用或者减排设施配置,园区作为管理运营主体,无论在技术手段还是在管理手段上,都很难全面及时掌握园区的能源使用和排放情况。即便是能源、环保部门,目前监测企业碳排放情况也还以定期、不定期的上门抽查、检查作为主要方式。随着碳排放量的动态实时监测成为碳中和产业园区的关键基础工作,以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传感器等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将会在“碳中和”园区中大规模推广和普及。

LEED绿色建筑认证辅导】【LEED绿色建筑认证审核机构

LEED认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