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碳排放与吸收平衡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所谓零碳园区,是指一定时期内,产业园区管理运营、经营生产以及配套的能源、交通、建筑、生活等方面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固碳等多种手段达到碳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碳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为规范一个完整、准确的绿色建筑概念,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建立和颁发。是目前国际上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评估标准中最为先进和具实践性的绿色建筑认证评分体系。
能源是打造零碳园区最核心、最重要的领域。促进园区能源结构转型主要从供能侧、用能侧和智慧化三方面集中发力。
首先,在供能侧,要加强园区可再生能源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减少火电等市电的应用。部分园区同步配套氢储能、氨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储能系统,以实现园区供电系统稳定性。
模仿自然的生物技术,可净化空气的建筑表层,水净化的结构一种能力指标,从个人到企业,以至国家、城市内的种种经济行为,都可以进行碳减排量化。
减碳措施将打破城市建筑环境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关联。若把Restore(修复生态)及Remove(工程除碳)策略和措施纳入城市规划及设计中,可以在不同建筑环境尺度上探索并实践可能的创新解决方案。
新的应用场景和领域包括:与当地气候相适应、形式和品种多样的持续吸收碳的材料及建筑,以及再生建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无废循环性、经济可负担性、集群脱碳性等。
减少碳排放需要跨专业、跨学科干预,例如建筑、能源、交通、农业、环保等领域需要协同合作。目前,尚未成熟的双碳关键技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凸显了各领域共同努力,以实现技术突破和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