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约化发展和资源聚集的区域性关键承载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园区超两万个,工业园区的耗能约占全社会总耗能的69%,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约31%,工业园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LEED全称为“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是一个评价绿色建筑的工具,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所建立,被公认为是完善、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LEED认证之于绿色建筑,犹如奥斯卡之于演员。
1、基本合规要求
零碳产品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能源消耗总量和(或)强度绩效应优于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消耗限额要求。根据产品使用阶段是否消耗能源,零碳产品分为用能产品和非用能产品,在评价指标上应有所区别。零碳产品应满足指标体系中所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要求。
2、零碳产品指标要求
3、定性指标(基本要求)
定性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管理要求、产品供应链要求、产品安全、性能等标准符合性要求。定性指标可根据产品生产特点和产品特征确定,如:生产企业是否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否建立温室气体统计、监测制度等。
4、定量指标(零碳产品评价值)
定量指标是对产品评价范围内产生的碳排放要小于或等于零的定量要求。
a)定量指标(用能产品)
定量指标是对产品评价范围内产生的碳排放的定量要求,用能产品的定量指标包含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碳排放指标。
产品制造阶段碳排放指标应低于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对于未发布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产品,应低于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相关标准中的先进值对应的碳排放指标。
产品使用阶段碳排放指标应低于产品能效标准中能效等级为1级的相关指标,对于未发布产品能效标准的产品可参考相关产品的节能产品评价值或行业先进值。
b)定量指标(非用能产品)
非用能产品的定量指标是对产品在制造阶段内产生的碳排放的定量要求。制造阶段碳排放指标可根据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确定,对于未发布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产品,可根据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相关标准中的先进值确定,也可参考行业先进水平确定。
4、产品等级划分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当产品满足评价指标和要求时即可判定为零碳
工业领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以园区为载体,打造园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绿色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园区应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持续推进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和绿色化升级,鼓励开展碳排放核算、碳效率评价及企业间碳交易活动,并基于产品的物流、生产、经营及服务等各个环节构建产品碳足迹跟踪,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管理。园区应推动绿色产业链与绿色供应链协同布局,实现园区外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物流及库存等数据互通,推进园区节能治污降碳与区域绿色化一体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