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为建筑在设计和营运过程中有效减少环境负面影响而建立,是目前最先进和最具实践性的国际绿色建筑评级体系之一,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奖项。
伴随工业化及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控制及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了国家间的共识,世界各国也透过巴黎协定等方式努力推动碳中和实现。
建筑行业是中国碳排大户,减排压力明显。中国已在2020年承诺“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各行各业都将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上日程。
从存量视角看,根据《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表明,2019年能源生产与转换、工业、交通运输、建筑领域碳排放占所有行业的比重达到47%、36%、9%、8%,如果算建筑行业大范畴(涵盖建材),建筑行业可以横跨钢铁、水泥等多个高碳产业,则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加总碳排放为49.97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
从泛行业视角看,数字化助力企业或项目实现碳中和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查家底”,摸清企业&项目层面的碳排放数据,实施碳排放数据监测、统计、核算、核查,分析碳排放源;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由“碳管理”升级为“碳资产管理”,包括企业碳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运营过程中的碳核查、碳绩效管理,以及碳资产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工作,甚至还可以成为此领域的服务者(管理输出),从而实现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
二是“做预测”,基于碳排放现状和目标,对双碳进程进行模拟预测;
三是“常回溯”,根据模拟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提出相应的碳排放优化方案,在此过程中,类似5G、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用数据逻辑强化了企业对生产、运营的管控,提高价值创造的效率,成为碳中和业务的“决策大脑”角色。
LEED标准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以及铂金级,在项目满足强制条文的情况下,得分40~49分为认证级,50~59分为银级,60~79分为金级,80分以上为铂金级。